武
历史来源
源流一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大臣武罗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世本》、《万姓统谱》等史料所载,夏朝大臣武罗被封武罗国,后国亡,其后子孙以国名为氏,称武氏。
源流二
源于子姓,以祖字或以谥号为氏。
① 出自商王武丁之后,以祖名为氏。据《武班碑》所载,为商王武丁之后,以其祖名字为氏。如汉代武班即是。
② 出自春秋时宋武公之后,以谥号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春秋时宋戴公之子司空,死后谥号为“武”,史称宋武公,其子孙以其祖之谥号为氏,亦称武氏。是为河南武姓。
源流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平王幼子姬武之后,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公元前770年,犬戎入侵西周,周幽王被杀,西周王朝的都城镐京也遭到彻底破坏。周幽王的儿子姬宜臼受申、许、鲁、齐、秦、郑等诸侯国拥戴,在申地即位,后迁到雒邑(今河南洛阳),历史上称东周,姬宜臼就是著名的周平王。
因周平王的手掌上有一“武”字形状纹路,故在出生之时即被周幽王赐号为武氏。周平王逝世后,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赐号为姓氏者,称武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武氏正宗,是为河南武氏。
源流四
源于姬姓,出自周顷王之孙王孙满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简化为氏。
因王孙满的后裔曾被封于武疆(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武疆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者,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官位,属于以官称或爵称为氏。
①出自汉朝时期官位“武功爵”。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为奖励众军士奋勇杀敌、建立军功,特别创设了“武功爵”,至匈奴溃灭后,此爵制即被逐渐废黜
在受授武功爵的将士之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称武功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
②出自汉朝时期官署武库令。
汉朝时期,汉武帝在“执金吾”属下设立有专门的武库署,专职掌管兵器军械、战备物资等,武库令为长,武库丞为佐官,就如同今日的总后勤部。此官职一直沿用至五代时期,直到宋朝时期方被废黜,改为兵部五曹。
在武库令、武库丞、武库士等的后裔子孙中,皆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武氏,世代相传至今。
③出自汉朝时期官吏武卫将军。
汉朝时期,皇家设置有武卫营,军政长官称“武卫将军”,职掌禁中警卫。
在武卫将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武卫氏、武威氏,后省文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