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来源
  1、出自姒姓,由莘(Shēn音伸)氏所改。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故城在今陕西省合阳县东南),建立莘国,其后世子孙以地为氏,称莘姓。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头为辛姓,称辛氏,便产生辛姓。
  2、出自高辛氏所改。据《路史》所载,相传黄帝之后有高辛氏,其后有去高字改为辛姓。
  3、出自上古居住在今山东省曹县一带的有辛氏的后裔,有以辛为姓的。
  4、出自赐姓而来。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辛氏即莘氏也。”北周有赐项氏姓辛,其后皆显于唐代,此支为天水辛姓。
  5、出自他族有辛姓或他族改辛姓:
  ①清满洲人有辛姓,世居锦州。
  ②清高丽有辛姓。
  ③清时甘肃碾伯(今青海省乐都)县土司其孙姓辛,名庄奴。
  ④今土、藏、土家、蒙古等民族均有辛姓。

家族名人
  辛甲:西周初年史官。原事商王纣,曾献纣七十谏,纣不听,无奈投周。后任周太史,受封于长子。曾倡议百官群臣各献箴言,劝王行善补过。今存“虞人之箴”。
  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雄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辛秘:陇西人,唐代官吏。举五经,历河东司马。任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开源节流,使泽潞之境收入大增,而其家却无厚产,为时所称。
  辛文子:即文子,春秋战国时人,生卒年不详,散文家,祖籍宋国(今河南省),代表作品为《文子》。唐玄宗于天宝元年(742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文子》一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班固等都认为文子是老子弟子,并说“老子、文子似天地者也”。葛洪《抱朴子内篇·释滞》认为“五千文虽出老子,然皆泛论较略耳”,“至于文子,庄子、关令,尹喜之徒,其属文笔虽祖述黄老、宪章玄虚,但演其大旨,永无至言”。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载李暹为文子作传曰:“姓辛氏,葵丘濮上人,曰计然。范蠡师事之,本受业于老子,录其遗言,为十二篇。”杜道坚《通玄真经缵义·序三》说:“文子,晋之公孙,姓辛氏,字计然,文子其号。家雎之葵丘,属宋地,一称宋钘,师老子学,早闻大道,著书十二篇曰《文子》。”
  辛庆忌:字子真,狄道(今甘肃省临洮)人,西汉将领。初为右校丞,屯田乌孙赤谷城,战退歙侯,拜为侍郎,迁校尉。后补金城长史,举茂才,复迁郎中车骑将军,又任光禄大夫、左曹中郎将、执金吾等职。后迁左将军。
  辛公义:又名辛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