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我已经知道了。还想听听在泉之数,你可以告知我吗?

  岐伯说:地之三气,每年有一气迁正,一气升天,一气退位,其不得前进,便应于土地的生化,使万物的生化失于正常的时令。

  黄帝说:我听说天地用甲、子二组数字表示,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配和。司天在泉,上下相合而主治天地之气,其数能互相更移,有时失守其位,你可以使我明白吗?

  岐伯说:失其更移之正位的,就是说虽然已得岁时之正位,但是未得司正位之气,就会四时不节,发生大疫。

  假如甲子年,本为阳年,但土运受到抑塞,比如上年是癸亥年,其司天的木运气数太过而有余,因此在时间上虽已交得甲子年,但厥阴风木仍居于司天之位;本年地气已经迁正,阳明在泉,去年在泉之少阳,已退为本年在泉的右间,这样,去年司天之厥阴不退位在上,本年在泉之阳明已迁正在下,因此二者不相奉和。由于司天之癸与在泉之己相会,则本应太过的土运,却变虚而反为木气胜,所以就不是太过了,所以无从说起土运太过,况且应于土运之阳年的黄钟之音不应受到太过抑塞,今木气既胜,则土之子金气来复,金气来复,若少阴君火随之而至,则木之胜气随从君火之气,故金之复气乃微弱,这样,司天之甲与在泉之已失守其位,其后三年则化成土疫,晚至丁卯年,早在丙寅年,土疫就要发作,发作的大小和善恶,可以根据当年司天、在泉之气的盛衰及太乙游宫的情况去推断。又只如甲子年,在上的甲与子相合,交于司天已治天之位,而在下的己卯未得迁正,上年戊寅在泉至少阳不得退位,也属于上甲与下已未能合德,也就是土运不是太过(而是虚弱),而木气则要乘虚克土,土之子金气又来报复而胜之,以反其邪气之化。司天、在泉的阴阳属性不同,其变为疫疠之气的大小善恶,和司天、在泉失守其位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

  假如丙寅年,本为阳年太过,如果上年乙丑年司天的气数太过而有余,在时间上虽已交得丙寅年,但太阴湿土仍居于司天之位;本年地气已经迁正,厥阴在泉,去年在泉之少阳,已退为本年在泉的右间,这样,去年司天之太阴不退位在上,本年在泉之厥阴已迁正在下,因此,在泉的厥阴不能奉和于司天的气化。由于在上的乙与在下的辛反而相会,则本应太过的水运,却变虚而为土气所胜,所以就不是太过了,也就是太簇之律管,不应太羽之音。土胜而雨气施化,水之子来复为风化,这样,上丙与下辛失守其位而不得相会,其后三年则化成水疫,晚至已巳年,早在戊辰年,水疫甚者发作迅速,水疫微者发作徐缓,水疫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