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阴气有余,阴精自下而上升,所以北方寒而西方凉。因此,地势有高有低,气候有温有凉,地势高的气候寒凉,地势低下的气候温热。所以在西北寒凉的地方多胀满,在东南温热的地方多疮疡。胀满用下法则胀满可消,疮疡用汗法则疮疡自愈,这是气候和地理影响人体腠理开闭的一般情况,无非是太过和不及的区别罢了。

  黄帝道:天气寒热与地势高低对于人的寿命,有什么关系吗?

  岐伯说:阴精奉养的地方,阳气坚固,故其人长寿;阳精下降的地方,阳气常发泄而衰薄,故其人多早夭。

  黄帝说:好。(对不同地域)若发生病变,应怎样处理呢?

  岐伯说:西北方天气寒冷,其病多外寒而里热,应散其外寒,而凉其里热;东南方天气温热,因阳气外泄,故生内寒,所以应收敛其外泄的阳气,而温其内寒,这就是所说的“同病异治”(即同样发热病而治法不同)。所以说:“气候寒凉的地方,多内热,可用寒凉药治之,并可以用流水侵渍的方法;气候温湿的地方,多内寒,可治以温热的方法,以加强内部阳气的固守。治法必须与该地的气候相同,才能使之平调,但必须辨别其相反的情况,(如西北之人有假热之寒病,东南之人有假寒之热病,)又当用相反的方法治疗(即异病同治)。”

  黄帝道:好。但是地处一州之内,而生化寿夭各有不同,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道:虽在同一州,而地势高低不同,故生化寿夭就不同,是地势的不同所造成的。因为地势高的地方,属于阴气所治,地势低的地方,属于阳气所治。阳气盛的地方气候温热,万物生化往往先四时而早成;阴气盛的地方气候寒冷,万物常后于四时而晚成,这是地理的常规变化,而影响着生化迟早的规律。

  黄帝道:地势高低对寿命的长短有什么影响呢?

  岐伯说:地势高的地方,阴气所治,故其人长寿;地势低下的地方,阳气多泄,其人多早夭。而地势高下相差有程度上的不同,相差小的其寿夭差别也小,相差大的其寿夭差别也大,所以治病必须懂得天道和地理的变化,阴阳的相胜往复,气候的先后,人的寿夭,生化的时间,然后可以知道人体内外形气的病变了。

  黄帝道:很对!一岁之中,有应当病而不病,脏气应当相应而不感应,应当发生作用而不发生作用,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受司天之气的制约,人身脏气顺从于司天之气的原因。

  黄帝道:请你详细告诉我。

  岐伯说:少阳相火司天的年份,火气下临于地,人身肺脏之气上从天气,燥金之气起而用事,地上的草木受灾,火热如烧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