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浮络不坚实,就是有病邪侵入,经气虚空,不与一般无邪之脉相同,由此即可知道哪条经脉发生了病变。
雷公问:怎样才能知道经脉与络脉的不同呢?
黄帝说:经脉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到的。它的虚实情况,可从气口切脉诊察了解到。那些浮现在外可以看到的脉都是络脉。
雷公说:我还是不明白。
黄帝说:所有络脉,都不能经过大关节之间,而行于经脉所不到之处,出入流注,再结合皮部的浮络,共同会合而显现于外。所以在刺诸络脉时,一定要刺在它聚结的地方。病重的,虽然皮有淤血聚结,也应急刺,以泻其病邪,而放出淤血,如果淤血留在了里面,就能成为痹症。大凡诊视络脉的病变,如果脉色青,就是有寒邪郁积并有疼痛;如果脉色赤,就是有热。胃里有寒,手鱼部的络脉多呈青色;胃里有热,鱼际的络脉则呈现赤色。鱼际的络脉如呈黑色,就是邪留日久的痹病。如果有赤有黑又有青色的,是寒热错杂的病变。如果色青而短,为气弱的征象。凡是针刺胃中寒热的病变,都是多刺血络,一定要隔日一刺,淤血泻完即止针,然后再察明病症的虚实,如络脉色青而短的,是气少,过用泻法就会使患者心中烦乱,甚至跌倒,不能说话。如出现这种心烦的情况,要赶快扶起静坐,以防跌倒。
手太阴肺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列缺。起于腕上分肉之间,与手太阴经脉并行,直入掌中,散布于鱼际。本络脉如发生病变,属实的,锐骨和手掌会发热;属虚的,就会张口哈欠,小便不禁或频数。治疗时,应取腕后一寸半的列缺穴。本络即从此别走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阴心经的别出络脉,名叫通里,起于腕后内侧一寸陷中,别出.上行,循着本经经脉入于咽中,系于舌根,联于目系。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实的,就会使心膈间支撑不舒;属虚的,就会不能说话。治疗时,应取腕后一寸的通里穴。本络由此别走手太阳小肠经。
手厥阴心包络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内关,在腕后内侧二寸处,别出于两筋中间,循本经上行,系于心包络。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于心系的实症,就会心痛;属于虚症,就会心烦。在治疗时应取腕上二寸两筋中间的内关穴。
手太阳小肠经的别出络脉,名叫支正,起于腕上五寸,向内注于手少阴心经;其别出的,上走肘部,再上行络于肩髃。如本络脉发生病变,属于实的,就会筋力松弛,肘部拘挛;属于虚的,就会出现赘疣,小的就象指间痂疥那样。治疗时,应取本经别出的支正穴。
手阳明大肠经的别出络脉,名叫偏历。在腕上三寸处,别出走入手太阴经;它的别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