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的一种常规,称为“中根”(指依靠神气而存在的动、植物)。在中根之外的万物,同样根据五行而施化,所以生化有五气(臊、焦、香、腥、腐)、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类(在此指燥、湿、液、坚、软)的分别,其随五运六气而各得五种所宜。
黄帝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岐伯说:根于中的叫做“神机”,它是生化作用的主宰,所以神去则生化的机能也停止;根于外的叫做“气立”,假如没有六气在外,则生化也随之而断绝。故运各有制约,各有相胜,各有生,各有成。因此说:“如果不知道当年的岁运和六气的加临,以及六气和岁运的异同,就不足以谈生化。”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道:万物受气而开始生化,气散而有形,气敷布而蕃殖,气终的时候形象便发生变化,万物虽不同但这种情况是一致的。然而如五谷的资生,生化有厚有薄,成熟有少有多,开始和结果也有不同,这是什么缘故呢?
岐伯说:这是由于受在泉之气所控制,故其生化非天气则不生,非地气则不长。
黄帝又道:请告诉我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寒、热、燥、湿等气,其气化作用各有不同。
故少阳相火在泉,则寒毒之物不生,(火能克金,)味辛的东西被克而不生,其所主之味是苦和酸,在谷类是属青和火红色的一类。
阳明燥金在泉,则湿毒之物不生,味酸及气湿的东西都不生,其所主之味是辛、苦、甘,在谷类是属于火红和素色的一类。
太阳寒水在泉,则热毒之物不生,凡苦味的东西都不生,其所主之味是淡和咸,在谷类属土黄和黑色一类。
厥阴风木在泉,则清毒之物不生,凡甘味的东西都不生,其所主之味是酸、苦,在谷类是属于青和红色之类;(若厥阴在泉而少阳司天,上阳下阴,木火相合,故)其气化专一,其味纯正。
少阴君火在泉,则寒毒之物不生,味辛的东西不生,其所主之味是辛、苦、甘,在谷类是属于白色和火红之类。
太阴湿土在泉,燥毒之物不生,凡咸味及气热的东西都不生,其所主之味是甘和咸,在谷类是属于土黄和黑色之类。(太阴在泉,是土居地位,所以)其气化淳厚,(足以制水,故)咸味得以内守,其气专精而能生金,故辛味也得以生化,而与湿土同治。
所以说:“因司天在泉之气不及而病不足的,用补法当顺其气;因太过而病有余的,治疗时当逆其气,二种方法都是根据其寒热盛衰进行调治。”
所以说:“从上、下、内、外取治,总要探求致病的原因。凡体强能耐受剧烈药性的就给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