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只因天不受殷的享祭,从发没生下来到现在六十年,远郊和远郊以外到处是麋鹿和飞虫。天不受殷的享祭,所以才有今天的成功。上天建立了殷国,殷国进用的贤人有三百六十人,却既不重用也不废弃,所以会有今天。我还没有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哪有功夫睡觉!”王说:“要想真正得到上天的保佑,应依靠太室山,把作恶的人统统找出来,加以贬黜,与殷王受同罪。日夜慰劳人民,安定我西方,我要提倡克尽职守,直到我们的德教弘扬四方。从洛水拐弯处到伊水拐弯处,人们定居在平坦之处而非险隘之处,这是夏人的活动中心。我当南面可见三涂山,北面可见太行山,回首可见黄河,还有洛水、伊水,不要远高太室山。”在雒邑营建周城,然后离去。放马于华山之南,放牛于桃林之野,放下于戈不用,整顿军队,解除武装: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

  武王已战胜殷,过了两年,问箕子殷灭亡的原因。箕子不忍讲殷的坏话,只以应当如何保存被亡之国相告。武王也感到惭愧,所以只向他问天道。

  武王生病。天下尚未和睦,众公卿们都很害怕,进行“穆卜”(卜问武王的下一代,)周公因而祓除斋戒,自愿作替身,想代替武王去死,武王的病有好转。后来武王死了,太子诵代之即位,就是成王。

  成王幼小,周刚刚平定天下,周公害怕诸侯背叛周,便摄政主持国家大事。管叔、蔡叔等兄弟怀疑周公,勾结武庚作乱,背叛周。周公奉成王之命,讨伐武庚、管叔,流放蔡叔。用微子启代替武庚为殷的后代,都于宋。收聚了不少殷遗民,用来封武王的小弟弟封为卫康叔。晋唐叔获得吉祥的谷穗,献给成王,成王把它送到周公的驻兵之地。周公在东方受此吉祥的谷穗,并宣布了天子的命令。当初,管、蔡背叛周,周公征讨他们,三年才完全平走,所以先作《大诰》,其次作《微子之命》,又其次作《归禾》,又其次作《嘉禾》,又其次作《康诰》、《酒诰》、《梓材》,其事见于《鲁周公世家》。周公摄政七年,成王长大了,周公还政给成王,重新北面称臣。

  成王在丰邑,派召公再次营建洛邑,以完成武王的遗愿。周公再次卜问勘察,终于动工营建,将九鼎安放在城内。他说:“这里是天下的中央,四方进贡,路程远近相似。”因而作《召诰》、《洛诰》。成王已迁走殷遗民,周公以王的名义宣告,作《多士》、《无侠》。召公担任保,周公担任师,东伐淮夷,灭除奄,把他们的国君迁到薄姑。成王从奄回来,住在宗周,作《多方》。成王革除了殷的天命之后,又袭击淮夷,回到丰,作《周官》。创制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