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端直进针,以达到病所为止。

  病在少腹而有积聚,应刺腹部肚脐以下与髂骨两端间,直到少腹为止的部位;再针第四椎间两旁的穴位和髂骨两侧(的居髎穴),以及胁肋间的穴位(京门穴、章门穴),以引导腹中热气下行,则病可以痊愈。

  病在少腹,腹痛且大小便不通,病名叫做“疝”,是受寒所致。应针刺少腹到两大腿内侧间以及腰部和髁骨间穴位,针刺穴位要多,到少腹部都出现热感,病就痊愈了。

  病在筋,筋脉拘挛,关节疼痛,不能行动,病名为“筋痹”。应针刺在患病的筋上,由于筋脉在分肉之间,与骨相连,所以针从分肉间刺入,应注意不能刺伤骨。待有病的筋脉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肌肤,周身肌肤疼痛,病名为“肌痹”,这是被寒湿之邪侵犯所致。应针刺大小肌肉会合之处,取穴要多,进针要深,以局部产生热感为度。不要伤及筋骨,若损伤了筋骨,就会引起痈肿或其他病变。待各肌肉会合之处都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骨,肢体沉重不能抬举,骨髓深处感到酸痛,局部寒冷,病名为“骨痹”。治疗时应深刺,以不伤血脉肌肉为度。针刺的道路在大小分肉之间,待骨部感到发热,说明病已痊愈,可以停止针刺。

  病在手足三阳经脉,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同时各分肉之间也有或寒或热的感觉,这叫“狂”证。针刺用泻法,使阳脉的邪气外泄,观察各处分肉,若全部出现热感,说明病已痊愈,应该停止针刺。

  有一种病,初起每年发作一次;若不治疗,则变为每月发作一次;若仍不治疗,则每月发作三、四次,这叫做“癫病”(即癫痫病)。治疗时应针刺各大小分肉以及各部经脉,若没有寒冷的症状,可用针刺调治,直到病愈为止。

  风邪侵袭人体,出现或寒或热的症状,热则汗出,一日发作数次,应首先针刺各分肉腠理及络脉;若依然汗出且或寒或热,可以三天针刺一次,治疗一百天,疾病就痊愈了。

  病因大风侵袭,出现骨节沉重,胡须眉毛脱落,病名为“大风”(即麻风病)。应针刺肌肉,使之出汗,连续治疗一百天后,再针刺骨髓,仍使之出汗,也治疗一百天,总计治疗二百天,直到胡须眉毛重新生长,方可停止针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