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而下,应先刺治其下以阻止病情的发展,后刺治其上以除掉病根;如果疼痛从下而上,应先刺治其上以阻止病情发展,后刺治其下以除掉病根。

  黄帝说:讲得好。这种周痹之痛是怎么生成的,因为什么而得名?

  岐伯回答说:风寒湿气侵入体表分肉之间,致使津液化成涎沫,涎沫遇到寒气则凝聚,凝聚不散处就会排挤分肉而产生分裂,分肉裂开就会疼痛,疼痛就会使注意力集中在疼痛部位,注意力集中的部位就会发热,发热就会散寒而缓解疼痛,疼痛缓解就会使厥气上逆,厥气上逆则导致其他痹痛发作,这样交相发作则形成这种周痹之痛。

  黄帝说:讲得好。我已经知道痹症的原因了。这种病是病邪内侵还未深入内脏,向外发作也未在皮肤上显示出来,而只是停留在分肉之间,使得真气不能周行全身,所以命名叫周痹。因此,针刺痹症,一定要先沿着足六经按压,观察病症的虚实,以及大络有无血郁结而不通的情况和因虚证而脉下陷空的情况,然后进行调治,可采用熨法来疏通经脉。如果筋脉拘紧,也可牵引病人肢体来帮助经脉通行。

  黄帝说:讲得好。我已经知道了痹症的情况,也知道了它的治疗方法了。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