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氏始祖。
源流五
源于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匈奴贺兰部莫何弗,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匈奴贺兰部首领称谓中有莫何弗。“莫何弗”,乃古匈奴语“副酋”之称,这在《隋书·室韦传》中有记载“每部置莫何弗以贰之。”莫何弗有世袭的惯例。
在莫何弗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莫何弗氏,后汉化省文为单姓莫氏,逐渐融合于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六
源于党项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五代之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族,其中有以单字汉姓莫为氏者,后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之后,大力深化推行汉化改革政策,将鲜卑拓拔部中原复姓邢莫氏、莫那娄氏、莫折氏等部落,均改汉姓为莫氏,其后东胡分支中的蠕蠕民族(丁零、铁勒)中亦有改汉姓为莫氏者。
源流八
源于库莫奚族,出自金国时期库莫奚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姓觽》中特别说明:“库莫奚族有莫氏。”库莫奚族这一名称始见于北魏登国三年(公元388年),这一称号的出现,实际上是在公元四世纪中叶鲜卑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自此以后,史书对库莫奚族就有了不间断的记载,直到公元十三世纪以后才不见其名,前后存在近千年。“库莫奚”一词是鲜卑语音译,汉役“沙、沙粒、沙漠”。从含义揣测,这一族称当因其境内多沙漠而得名。公元六世纪下半叶的隋朝时期,省去库莫,单称“奚”,此后单一的“奚”字成了族称。
在金国末期居住东北地区的,又有相当一部分族人融入了蒙古族、满族、锡伯族等少数民族中。其中满族的穆齐氏即库莫奚氏族后裔,满语为MukiHala,世居鄂漠和索罗,后多冠汉姓为莫氏、穆氏等。
源流九
源于蒙古族,出自辽国时期的契丹乃蛮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奈曼氏,亦称那莫氏,满语为Naiman Hala,源于辽国时期契丹乃蛮部,以部为氏,后在元朝初期融为内扎萨克蒙古奈曼部,世居敖汉(今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乌鲁特(今内蒙古东南部兴安盟地区),所冠汉姓即为莫氏。
源流十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图们氏,亦称图莫图氏,满语为Tumen Hala,汉义“万”,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唐朝末期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