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仲吉:宋代隐士。
  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华容(今属湖北)人,明朝天顺年间进士第一,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简:1747~1799,清代诗人、画家。字简民,一字未裁,号二樵。顺德(今属广东)人。年轻时往来广东、广西间,乾隆五十四年(1789)拔贡,将赴廷试,因父丧未行,遂不复应试。一生未出仕,靠卖画、卖文及教馆为生。黎简善书画,工山水,是当时有相当声誉的画家。诗从学李贺、黄庭坚入手,刻意求新,极“峻拔清峭”(王昶《湖海诗传》)之致,能自树一格。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称:“其诗由山谷(黄庭坚)入杜,而取炼于大谢(灵运),取劲于昌黎(韩愈),取幽于长吉(李贺),取艳于玉溪(李商隐),取瘦于东野(孟郊),取僻于阆仙(贾岛)。锤焉凿焉,雕焉琢焉,于是成为其二樵之诗”。他的记游、题赠之作较多。不少诗描绘了两广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如《藤县》、《白马角》、《龙门滩》、《邕州》、《白鹤观登五龙潭上玉女峰》、《冲虚观至朱明洞》、《浴日亭》、《江南岸蕉园歌》等。也有少数篇章,反映民间疾苦,如《田中歌》,反映少数民族的风习,如《歌节》、《大排三十八韵》等。著有《五百四峰堂诗钞》、《五百四峰堂续集》、《药烟阁词钞》,戏曲《芙蓉亭》等。
  黎恂:1785~1863,字雪楼,晚号拙望,黎安理之子,遵义东乡禹门(今遵义县新舟区)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幼年好文,十数岁取秀才,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举于乡,十九年成进士,改知县,签发浙江,补桐乡知县。越五年,父死,奔丧回家,称病居家团馆授业。道光十四年(1834年),再次出仕,拣发云南代理平彝(今富源)、新平知县,补大姚知县,继又代理云县、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