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甲辰,高祖崩于长乐宫。过了四天不发丧。吕后和审食其商量说:“将领们和皇帝同为编户平民,如今北面称臣,为此常常怏怏不乐,现在事奉年轻的皇帝,(心里会更不高兴,)不全部族灭这些人,天下不会安定。”有人听到了这个消息,告诉了郦将军。郦将军去见审食其,说:“我听说皇帝已经驾崩,四天不发丧,想要诛杀将领们。如果真是这样,天下就危险了。陈平、灌婴统率十万士卒驻守荥阳,樊哙、周勃统率二十万士卒平定燕、代,这时他们听到皇帝驾崩,将领们全部被杀,必定连兵回来向关中进攻。大臣叛乱于内,诸侯造**于外,天下覆灭可以翘足而待了。”审食其进宫把这些话告诉了吕后,于是在丁未发丧,大赦天下。
卢绾听说高祖驾崩,就逃入匈奴。
丙寅,安葬了高祖。己已,立太子为皇帝,来到太上皇庙。群臣都说:“高祖起于细微平民,拨乱反正,平定天下,是汉朝的开国始祖,功劳最高。”上尊号为高皇帝。太子袭号为皇帝,这就是孝惠帝。命令各郡和各国诸侯建立高祖庙,按照每年的时节祭祀。
到了孝惠帝五年,孝惠帝思念高祖回沛时的悲乐情景,就把沛宫作为高祖原庙。高祖所教唱歌的儿童一百二十人,都让他们做高祖原庙中演奏音乐的人员,以后有缺额,就立刻补上。
高皇帝八个儿子:长子是庶出的齐悼惠王肥;其次是孝惠帝,吕后所生;再次是戚夫人生的赵隐王如意;再次是代王恒,已立为孝文帝,薄太后所生;再次是梁王恢,吕太后时徙为赵并王;再次是淮阳王友,吕太后时徙为赵幽王;再次是淮南厉王长;再次是燕王建。
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质朴厚道,质朴厚道的弊病在于使细民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的人甲恭敬而讲究威仪来承替它。恭敬而讲究威仪的弊病在于使细民百姓像奉事鬼神一样的威仪繁多,所以周朝人用讲究尊卑等级来承替它。讲究尊卑等级的弊病在于使细民百姓不能以诚相见,所以补救不能以诚相见的办法没有比以质朴厚道为政更好的了。夏、商、周三王的治国法则循环往复,终而复始。周朝和秦朝之间,可以说是讲究尊卑等级的弊病都暴露出来了。秦始皇赢政不加以改变,反而使刑法残酷,难道不是荒谬的吗?所以汉朝兴起,面对过去的弊病,改变了治国法则,使百姓不疲倦,得到天道的规律了。规定每年十月诸侯王到京城朝见皇帝。车服有定制,皇帝的车子用黄缯做盖的里子,车衡左边竖立毛羽制成的幢。安葬高祖于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