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步诊断的结果是肺病,其脉象是浮大而紧也与病症相符,但我还是未敢治疗。有一个鲁莽的医生,治之以砭石,病愈,但出血多,血止以后,身体觉得轻快,这是什么病呢?

  黄帝说:你所能治的病已经很多了,你所知道的医理也不少了,但对这个病人的诊断却错了。医学的道理是非常深奥的,(那位鲁莽的医生能够碰巧治好这个病,)好比鸿雁的飞翔,虽亦能上冲于天,却得不到浩渺长空的边际。所以高明的医生治病,首先要遵循法度,取象比类,掌握变化于冥冥莫测之中,察上可以及下,不能拘泥于经书。这个病例,脉象见浮大而虚,这是脾气外绝,不能为胃行其津液,以致津液独归于阳明经。由于二火(指阳明胃经)不能胜三水(指太阴脾经),所以脉乱而无常。四肢懈怠无力,是脾精不能输布的缘故。气喘咳嗽,是水气泛滥于阳明胃经所致。大便出血,是由于脉急而血溢其外。你把本病诊断为肺病,是判断失误而说的狂悖之言。诊病不能取象比类,是知之不明,(就会造成判断失误)。如果肺气受伤,则脾气不能内守,致胃气不清,经气也不为其所使,肺脏损坏,则治节不通,致经脉有所偏绝,五脏之气俱漏泄,不是鼻出血就是呕血(,但不会出现便血的症状)。病在肺在脾,二者是不相类同的,这就好像,天不分其形,地不分其理,黑白不能分辩,未免相距太远了。这个失误是我的过错,我以为你已经知道了,所以没有告诉你,现在我传授给你取象比类的《从容》方法,它被称为诊断的法规,是最高明的医道。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