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

  岐伯说:一定先要清楚了解十二经脉的起处和出处,皮肤的或寒或热,以及脉气的或盛或衰,或滑或涩。脉滑利而充盛的,病将日渐严重;脉虚而细的,其病经久不愈;脉大而涩的,是痛痹症;脉阴阳如一,不可分辨的,病难医治;胸腹四肢还有热象,说明病还存在;如胸腹四肢热已消退,说明病也已痊愈了。诊视患者的尺肤,借以察知其肌肉的坚实与脆软,脉象的大小滑涩,以及病的属寒属热,属燥属湿。通过审视眼睛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测知五脏的内在变化,并由此断定患者的生死。再是诊视患者的血脉,观察其肤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借以了解疾病的寒、热、痛、痹。

  黄帝说:持针的纵舍之法,我还未能明了它的意思。

  岐伯说:持针施治的法则是,身姿要端正,心神要安静专一,先要诊知病症的虚实,而后考虑进针的快慢。进针时,用左手握持着相关部位的骨骼,右手循按穴位,注意针不要被肌肉所缠裹。施以泻法时,进针务求端正;施以补法时,一定要封闭皮肤上的针眼,并采用转针手法,以导引其气,使邪气不能蔓延扩散,而真气得以安定。

  黄帝问:以手抻展皮肤使腠理张开,以便于进针,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顺着分肉的纹理,审察、辨明正当穴位的表皮,轻轻刺入并慢慢使针端正不偏,只要医者精神专一而不外驰,邪气就可以除去。

  黄帝问岐伯说:人身有八虚,由它们可分别诊知哪些病症呢?

  岐伯说:可以根据它们诊知五脏的疾病。

  黄帝问:怎样诊知?

  岐伯说:肺脏、心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肘;肝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腋,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髀;肾脏有病邪,邪气留止于两腘。凡此两肘、两腋、两髀、两腘八虚的所处部位,都是骨骆连接的枢纽关节所在,也是真气往来经过的地方,又是血络游行的要会之处,邪气、恶血原本是不可留住于这些部位的,邪气恶血如留住这些部位,就会伤害经络,骨节机关不能屈伸,所以形成拘挛。

上一页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