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舌柱(舌下大筋)上刺出恶血。

  手指弯曲而不能伸直的,其病在筋上;伸直了而不能弯曲的,其病在骨上。病在骨就治骨,病在筋就治筋。

  补泻之法,在泻的时候要看哪一处的脉气实,针刺要深,出针后缓按针孔,以尽量泄出邪气;在补的时候要看哪一处的脉气虚,用浅刺法,以养其脉气,出针后急按针孔,不叫邪气侵入。邪气来时,针下会感到紧急;谷气来时,针下会感到徐和。脉气盛实的,当用深刺法,以泄其邪气;脉气虚弱的,当用浅刺法,使精气不致外泄,以养其经脉,而只是排出邪气。针刺各种疼痛的疾病,需深刺,其脉象都是实的。

  腰以上的病,都由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主管;腰以下的病,都由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主管。病在上部的,可取下部的腧穴;病在下部的,可取上部的腧穴;病在头部的,可取足部的腧穴;病在腰部的,可取腘部的腧穴。病生于头部,必觉头重;病生于手部的,必觉臂重;病生于足部的,必觉足重,在治疗时,先要分析生病的原因,再行针刺。

  春天的邪气在毫毛处,夏天的邪气在皮肤处,秋天的邪气在分肉处,冬天的邪气在筋骨处,针刺这些病时,要根据时令的变化而酌情使用深浅补泄。刺肥胖的人,要用秋冬的标准深刺,刺瘦弱之人,要用春夏的标准浅刺。疼痛的病多属阴症,疼痛而用手按之不得其处的也属阴症,要用深刺法。病在上部或表层属阳,病在下部或深层属阴。发痒的病,仅在皮肤,属阳,当用浅刺法。

  病如先起于阴经,要先治疗阴经,然后再治疗阳经;病如先起于阳经,要先治疗阳经,然后再治疗阴经。针刺热厥的病,留针等针下觉寒而后去针;针刺寒厥的病,留针等针下觉热而后去针。针刺热厥,要补其阴经二次,泻其阳经一次;针刺寒厥,要补其阳经二次,泻其阴经一次。所谓“二阴”,是在阴经针刺二次;“二阳”是在阳经针刺二次。久病的人,邪气侵入必深,针刺这类宿疾,要深刺并长时间留针,隔日再刺,还必须首先察明病邪在左在右的偏盛现象,去除血脉中的郁滞。针刺的原则大体就这些了。

  大凡针刺之法,一定要先观察患者的形气。如果形肉未脱,气少脉躁,出现了躁而且快的脉象,就应当采用缪刺法,轻手浅刺其络脉,使耗散的精气可以收住,而聚集的邪气可以散去。在针刺之前,医生要深居静处,安定自己的精神,又要象闭户塞窗一样,意志专一,听不到旁人的声音,从而使精神内守,全心集中在针刺上。用针时,要浅刺留针或微捻提针,以转移病人的精神恐惧,直到针下得气而止。男子要浅刺候气于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