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曰飞扬。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巅,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具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者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经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暴痒。取之别也。

  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高摇之,挟脊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此脉若罗络之血者,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异所别也。

 

灵枢·经脉篇释译:


    雷公向黄帝问道:《禁服篇》曾说,针刺的道理,首先是经脉,揣度其运行的终始,了解其长短,以及内部与五脏的联系,外部和六腑的分别,希望详尽地听听其中的道理。

  黄帝说:人的最初生成,先形成于精,由精发育而生成脑髓,以骨骼为支干,以脉管藏血气而养全身,以筋连串骨骼使之坚强,以肉为墙壁保护内脏,当皮肤坚韧时,毛发就附着生长。五谷入于胃,化生出各种营养,脉道借之通行全身,血气运行不息。

  雷公说:我想彻底地听听经脉最初生成的情况。

  黄帝说:根据经脉的变化,可以决断死生,处理百病,调整虚实,这是不可不通晓的。肺手太阴经脉,从中焦腹部起始,下绕大肠,返回循着胃的上口贲门,上贯膈膜,入属于肺,再由喉管横走,至于腋下,沿上臂内侧,行于手少阴和手厥阴之前,下达肘中,顺着前臂内侧上骨的下缘,入寸口,循着鱼际,出拇指尖端。它的支脉,从手腕后,直出食指尖端内侧,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由本经脉气所发生的病变,肺部感觉胀满,气不宣畅,喘咳,缺盆里面疼痛,甚者病人就会交叉双手按着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