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上行颊部,而结于颧骨部。其直行之筋,上行出于手太阳经筋的前方,再上行至左额角,络于头部,下行到右颔。本经之筋所发生的病症有:在其筋所经过的部位,发现疼痛、转筋,肩不能举,脖子不能左右顾盼。治疗时,应采取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刺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种病叫做孟夏痹。

  手太阴肺经之筋,起于手大指的上端,沿指向胸,结于鱼际之后,又从寸口外侧沿臂上行,结于肘中,上行臑部内侧,入于腋下,上出缺盆,结于肩髃前方,再上结于缺盆,下行络于胸中,分散贯穿贲门下面,下至软肋部。本经之筋所发生的病症有:在它循行经过的部位,下肢转筋、疼痛,严重时发展成息贲症,胁下拘急、吐血。治疗时,应当采取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剌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种病叫做仲冬痹。

  手厥阴心包络经之筋,起于中指,与手太阴肺经之筋并行,结于肘内侧,上行臂内侧,结于腋下,下行分散前后而夹胁肋。从胁下分出的支筋,入于腋下,散布于胸中,结于贲门。本经之筋所发生的病症有:在其经过的部位出现转筋,胸痛,息贲。治疗时,应采用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刺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这叫做孟冬痹。

  手少阴心经之筋,起于小指的内侧,结于锐骨,上行结于肘部内侧,再上行入于腋下,与手太阴肺经之筋交叉,伏行于乳里,结于胸中,沿着贲门,向下与脐部相连。本经之筋所发生的病症有:胸内拘急,心下坚积而成伏梁。本筋是肘部屈伸的纲维,本筋经过的部位,有转筋和疼痛的症状。治疗时,应采用火针法,不用迎随手法,以病愈确定针刺次数,以痛处作为腧穴。如果已成伏梁病而吐脓血的,是不可治的死症。这叫做季冬痹。

  凡是经筋所发生的病,属寒的筋会拘急,属热的筋弛缓不收,阴痿不用。背部的筋拘急就会使人腰脊强直反折,腹部的筋拘急就会使人前俯而不能伸直。火针法是针刺治疗因寒而筋急之病的,若因热而筋弛缓,就不能用火针法了。如果足阳明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筋拘急,就会出现口眼歪斜,眼角拘急,不能全面看到东西。治疗时,可用以上所说的火针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