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先取背部的心俞穴,以补心水,隔五日后,再刺足少阴肾脉气所入(的阴谷穴,以泻肾水)。又有,在泉干支辛巳,不能迁正附于上刚的,也叫做失守,就会使年运与在泉之气都虚,其后三年左右,变成水疫,其补泻方法,也和上述丙寅司天不得迁正致疫之法相同。针刺完毕,慎无大喜情动于中,如不加以禁忌,就会使气再度耗散,应使其安静七日,充实心气,不可有过多的思念。
假如庚辰年,刚柔失守,司天之刚气不得迁正,在泉之位无所配合,乙庚为金运,刚柔失守,上下不能相招,上年阳明燥金司天之气不退,其在泉之火,来胜今年中运之金,司天在泉其位相错,叫做失守,使太商阳律之姑洗与少商阴吕之林钟,不能相应,这样,则天运变化失常,三年左右,就要变为较大的疫病。审察其天运变化规律,及差异微甚,差异小的疫气小,在三年左右疫疠气至;差异大的疫气大,在三年之初疫疠气至。金疫易伤肝木,当先取背部之肝俞穴,以补肝木;隔三日后,再次手太阴肺脉所行(的经渠穴,以泻肺金)。针刺完毕,可安静神志七日,谨慎不可大怒,大怒则使真气散失。又或者,在泉干支乙未失守,不得迁正即下乙柔干不至,上庚刚干独治,也叫做失守,即司天与中运独治之年,三年左右,变为疠气,名叫金疠,发病需待時令。审察其在泉变化规律,推断其疠气之微甚,即可知道发病的迟速。凡是乙庚刚柔失位,其刺法都相同,肝应保持平和,不可发怒,以伤其气。
假如壬午年,刚柔失守,配司天之壬不得迁正,配在泉之丁,孤独无配,壬虽阳年,不得迁正,不得迁正则亏,不同于正常之气,上下失守,则其相应当有一定时间,其差异的微甚,各有一定之数,太角的阳律与少角的阴吕相失而不能配合,待上下得位之时,则律吕二角失而不和,之音相同有日,根据其微甚的差异,三年左右便可发生较大的疫气。木疫易伤脾土,当先取背部之脾俞穴,以补脾土;隔三日后,再刺足厥阴肝脉气所出(的大敦穴,以泻肝木)。行刺完毕,安静神志七日,不可大醉及歌唱娱乐,使真气再度消散,也不要过饱或吃生的食物。要使脾气充实,不可滞塞饱满,不可久坐不动,食物不可太酸,不可吃一切生的食物,宜于食甘淡之味。又或者,在泉干支丁酉不得迁正,失守其位,不能与中运司天之气相应,即气不当位,下位不能与壬奉合,也叫做失守,不能叫做合德。因而,柔不附刚,即在泉之气与中运不合,三年便可变为疫疠,其针刺方法,与上述针刺木疫的方法相同。
假如戊申年,刚柔失守,戊癸虽然是火运阳年,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