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益者,但入文字言之,无事形迹。”纯仁顿首受命。

  命曾布修《神宗正史》。

  丙寅,罢五路经律通礼科。

  丁卯,诏诸路使:“免役法依元丰八年见行条约施行。”

  邓温伯言:“旧名润甫,昨避高陈王讳,今请复旧名。”从之。

  戊辰,同修国史蔡卞上疏言:“先帝盛德大业,卓然出千古之上,而《实录》所纪,类多疑似不根,乞验索审订。重行刊定,使后世无所迷惑。”诏从之,以卞兼国史修撰。

  己巳,辽除玉田、密云流民租赋一年。

  是月,知汝州苏辙,降授左朝议大夫,徙知袁州。责词略曰:“垂帘之初,老奸擅国,置在言路,使诋先朝,反以君父为仇,无复臣子之义。”中书舍人林希所草。老奸,盖阴斥宣仁也。希典书命,自司马光、吕大防、公著、刘挚等数十人之制,极其丑诋。一日,草制罢,掷笔于地曰:“坏尽名节矣!”

  闰月,壬申,以陆师闵等二十三人为诸路提举常平官。

  癸酉,罢十科举士法,从井亮采言也。

  翟思言:“先帝正史,将以传示万世。访闻秉笔之臣,多刊落事迹,变乱美实,以外应奸人诬诋之说。今既改命史官,须别起文,请降旨取《日历》、《时政记》与今《实录》参对。。”从之。

  甲申,以观文殿学士安焘为门下侍郎。

  以礼部侍郎孔武仲为宝文阁待制、知宣州。

  乙酉,以工部尚书李之纯为宝文阁待制、知单州,御史刘拯言其为中丞时阿附苏轼故也。

  丙戌,虞策请复置天下义仓,每苗税一石,出米五升,自来年为始,专充赈济;从之。

  贬通判杭州秦观监处州茶盐酒税,以刘拯言其影附苏轼、增损《实录》也。

  丁亥,诏神宗随龙人赵世长等迁秩赐赉有差。

  戊子,诏:“在京诸司所受传宣中批,并候朝廷覆奏以行。”

  癸巳,命知苏州吕惠卿改知江宁府。

  乙未,章惇入见,遂就职,命提举修《神宗实录》、《国史》。

  戊戌,诏改隆祐宫曰慈德宫,前殿曰慈德,中曰仁明,后曰寿昌。

  以黄履为御史中丞。元丰末,履尝为中丞,与蔡确、章惇、邢恕相交结,每确、惇有所嫌恶,则使恕道风旨于履,履即排击之,时谓之“四凶”,为刘安世所论而出。至是惊复引用,俾报复仇怨,元祐正臣,无一得免矣。

  帝之初即位也,程颢知扶沟县,以檄至河南府,留守韩宗师问:“朝事如何?”颢曰:“司马君实、吕晦叔作相矣。”又问:“果作相,当如何?”曰:“当与元丰大臣同。若先分党与,它日可忧。”宗师曰:“何忧?”曰:“元丰大臣皆嗜利者,使自变其已甚害民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