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任总主笔。
  前后十年时间,就这两份报纸,办了停,停了再办,再办再被封,两度被监视,辗转数地,行程万里,就这样折腾了将近十次,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
  其中最感人的是几次创办《文汇报》的前前后后。1937年上海失守,租界变成“孤岛”,《文汇报》就是在这夹缝中顶着炮火诞生的,他们在日本人眼皮底下鼓吹抗日,张扬民族正气,面临的是日本人的手榴弹袭击,国民党C·C系和宋子文、孔详熙的金钱收买,英国人的拆台,他们在腥风血雨中屹立了17个月,对于一个文人是多么的不容易。虽然它只存在了17个月,却向世人宣布:“人心没有死,中国不会亡!”
  徐铸成重返《文汇报》,是在抗战胜利之后的1946年,他以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反对内战,呼吁和平民主,如实报道揭露“昆明12·1惨案”(当时在大公报)、“下关事件”、“5·20惨案”、“劝工大楼惨案”等重大政治事件,成为蒋管区的一盏进步明灯。报人的这种信守,随时面临的是死亡威胁。最后《文汇报》还是被国民党当局封杀,他巧妙地冲出软禁,到了香港,再次在香港恢复《文汇报》,克服经济、政治上的困难,坚守这块阵地,直至1949年2月被我党转移到解放区。
  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一次主持《文汇报》的复刊,其悲惨结局,是尽人皆知的。1957年6月14日、7月1日连续两篇社论,特别是那篇著名的《文汇报的资产阶级方向必须批判》,宣判这份具有光荣传统的现代进步报纸的政治死刑。徐铸成被打成“右派”,唯一的“罪状”是他鸣放中一次发言,其本意是用    《文汇报》党内外坦诚合作的事例来回答“拆墙”、“填沟”的争议。不仅他的发言被歪曲,更荒唐的是,他还被罗织进了“罗隆基——浦熙修——文汇报编辑部”这样一条黑线里。由于同样莫须有的“民盟右派系统”是钦定的,注定徐铸成和他为之呕心沥血的《文汇报》万劫不复的命运。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境外报纸一针见血地指出,“左派报人徐铸成成为右派”。
  成为“右派”之后的22年间,下放农村、去干校,扫厕所、修马路,住浴室、挨批斗……过的什么日子是可以想象的。
  徐铸成在日本人眼皮底下伸张民族正气,鼓吹抗日;在国民党统治下揭露黑暗,争取民主自由。他办报的严正立场就是坚持独立办报,办真正的民办报纸,而非官方报纸,客观报道应该让人民知道的新闻,说人民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实践这种愿望,在异族占领下,要冒杀头危险;在国民党黑暗统治下,一再受到打击迫害;在新中国无产阶级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