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简称“甘”或“陇”,地处我国腹部地带,经济资源比较丰富,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它东接陕西,南靠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宁夏, 内蒙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
  甘肃土地面积 45.4 万平方公里,地处黄土高原、蒙新高原、青藏高原的 结合处。境内分属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季风气 候。受地势和纬度的影响,自然条件差异性大。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冬季漫长寒冷,降雨量小;夏季短暂温热,降 水集中。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初霜来临早。多样的气候为种植多种植 物。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条件,较大的日温差最利于瓜果、蔬菜、块茎作物 的生长和牧草内营养物质的积蓄,故瓜果产量高、质量佳,农牧业比较发达。
  本省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糜谷、水稻、豆类、青稞、马铃薯等 20 多种,盛产该桃、杏仁、大板瓜籽、黑白木耳、蘑菇、蜂蜜、花椒、小茴 香等多种土特产品。蔬菜有萝卜、白菜、油菜、茄子、辣椒、韭苹、芹菜、 包心菜、菜花、洋葱、芫荽、小茴香等。河西发菜,陇东黄花菜、蕨菜,甘 谷辣椒,民乐大蒜,兰州白兰瓜、百合、玫瑰油,天水的花牛苹果,敦煌和 临夏的杏子,宁县和临泽的红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
  甘肃地处农牧业交错地区,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
  牲畜和家禽品种齐全,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以牛、马、骆驼、驴、骡、 猪、鸡等为主;牧业区以绵羊、山羊为主。牛羊肉自给有余。瘦肉型蕨麻猪 尤其著名。水产品极为匮乏。
  甘肃人民的饮食有以下特点:
  一、以面粉食品为主,面食品丰富多彩。其中汤面品种最多,极有地方 特色。还有以蒸馍、烙饼为代表的干粮。水稻产量很少,仅限于陇南河谷和 河西走廊的张掖附近出产。近年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外省籍人口不断增多, 甘肃人的餐桌上米饭渐渐增多,但面食品仍为主食。复杂多样的自然条件, 使主食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如祁连山地区和甘南牧区等高寒地带多以 青稞为主二、以杂粮为辅,杂粮种类繁多,制做精细。这些杂粮多是玉米、 洋芋(甘薯)、养麦、豆类等。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摸索和创造了许多粗 粮细做的方法,其中尤以定西和陇南地区为突出。
  三、嗜好酸辣。甘肃菜一般多采用辣椒、花椒、芥末、八角、草果、葱、 姜、蒜等为调味品。咸菜、油泼辣子和醋是吃汤面必备的调昧品。不少家庭 都备有装醋的坛子或桶。农民们特别讲究自制“腊八醋”。此外,浆水也很 受欢迎。这种嗜酸的习俗,除了与干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