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时广为传唱,令每一个憧憬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中华儿女激情难抑。
   诗人的爱国情怀,是贯穿了他短暂一生的。
   学者们归纳闻一多先生有三重身份,即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郭沫若评价闻一多学术成就“不仅是前无古人,恐怕还要后无来者的”(《闻一多全集》序)。“后无来者”的提法,似乎有违历史唯物主义,但也不十分为过,至少至今亦然。朱自清评价“闻一多先生为民主运动贡献了他的生命,他是一个斗士。但是他又是一个诗人和学者。这三重人格集合在他身上,因时期的不同而或隐或现。”(《闻一多全集》序)。
我很惊讶的是,闻一多在各个领域的这些成就,是在47年短短时间完成的。
    回过头来说,对《闻一多的命运》一文的困惑主要是:其中有一个基本观点,我是不理解的。作者有这样一段话:
   “青年闻一多和他同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他们在清华的时候,正是思想开始形成的年龄,说他们有早熟的自由民主思想,是因为他们在青年时代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认识更接近于这些东西的实质,而到了后来,他们对于自由和民主的认识反而出现了偏差,特别是到了四十年代,许多出身清华的知识分子开始左转,这让我们感到非常难以理解。闻一多的变化就是出身清华的那些知识分子转变的一个典型。”
    这个观点不是随便说说,可以说是贯穿通篇,除上面一大段,还有多处,诸如“闻一多在四十年代,对于自己早年的许多选择放弃的过于轻率。”,“他在政治上的选择失误”,“他对于许多问题的看法却模糊了”等等。
    书的著者是一位教授,他的书我不只读过这一本,还有《书生的困境——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问题简论》等。从他的著作看,做学问是很认真严肃的,似乎现代知识分子问题是他研究的重点课题。他所说闻一多这个“左转”,可以泛指学术上或政治态度,也可能两方面都包括。如果单指学术方面,我不发表任何意见,因为我没研究那么深。但从该文内容看主要是指政治态度,对此我是不能接受的。
    四十年代什么形势呢?闻一多遇害是1946年7月15日,也就是说,作者界定的这个“四十年代”,包含了抗日后期和抗战胜利后初期。回顾这段历史,我认为应该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诚然,抗日战争不是如过去较长时间宣传的那样,共产党独家领导了这场旷日持久的民族正义战争。事实是,抗日战争动员了全国各方面力量,而且还有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才取得的胜利,尤其十大战役有八个发生在国民党军队的战场,每个战役打得都十分惨烈。但同时也绝不能说在八年(或说十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